
你是否常年血压不稳、大腹便便、舌苔厚腻、痰多头晕?当降压药越吃越多,血压却像过山车忽高忽低——问题可能不在“血”,而在“痰”!痰湿黏住血管,是高血压的隐形推手!它让血液流动如“被堵的水管”,身体被迫加压泵血,最终血管硬化、血栓风险激增。
痰湿型高血压的形成,主要是痰湿内生,流入血脉,阻滞气血在脉内正常运行,引起血液黏稠、血压升高,多见于肥胖、高血脂、脾虚之人。脾主运化水湿,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或者感受外湿,引动内湿,湿停体内,聚而生痰,痰湿性质黏稠,易伤人的阳气,阻滞气机,所以痰湿内盛之人多见神疲乏力、头重身重、困倦嗜睡、大便黏滞、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下是广东省名中医针对痰湿高血压,给出的膳食辅助降压汤方。
◆薏仁茶树菇排骨汤
材料:排骨280克,水发茶树菇80克,水发薏仁70克,香菜、姜片各少许。盐2克,鸡粉2克,胡椒粉2克。
做法:① 泡好的茶树菇切去根部,对切成长段。
② 锅中注水烧开,倒入排骨,汆去血水,捞出沥干。
③ 砂锅中注水烧开,倒入排骨、薏仁、茶树菇、姜片,拌匀,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
④ 加入盐、鸡粉、胡椒粉,搅拌调味,将煮好的汤盛入碗中,摆放上香菜即可。
功效:祛湿健脾,可改善乏力、身困、水肿等痰湿证引起的各种症状。
◆芸豆赤小豆鲜莲藕汤
材料:莲藕300克,水发赤小豆200克,芸豆200克,姜片少许。盐少许。
做法:① 洗净去皮的莲藕切成块待用。
② 砂锅注水烧热,倒入莲藕、芸豆、赤小豆、姜片,搅拌片刻。
③ 盖上锅盖,煮开后转小火煮2个小时至熟软。
④ 掀开锅盖,加入少许盐,搅拌片刻,将煮好的汤盛入碗中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可改善湿热内盛引起的口臭、腹胀、水肿、大便黏腻等症状。

◆赤小豆葛根老黄瓜汤
材料:老黄瓜175克,排骨块150克,去皮葛根75克,蜜枣45克,水发赤小豆85克。盐2克。
做法:① 洗净的葛根切片;洗好的老黄瓜切段,挖去内瓤部分。
② 锅中注水烧开,倒入洗净的排骨块,汆煮片刻,捞出。
③ 砂锅中注水烧开,倒入排骨块、赤小豆、葛根片、蜜枣、老黄瓜,拌匀,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小时至熟。
④ 加盐,稍稍搅拌至入味,将煮好的汤盛入碗中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化湿和中,改善脾胃虚弱、湿邪内盛之纳差、腹胀、困倦、乏力等症状。
◆芡实银耳汤
材料:水发银耳200克,水发芡实60克,红枣30克。冰糖25克,糖桂花15克。
做法:① 砂锅中注水烧热,倒入芡实、红枣、银耳、糖桂花。
② 盖上锅盖,煮开后用小火煮30分钟至食材熟透。
③ 揭开锅盖,加入适量冰糖,拌匀,煮至冰糖溶化。
④ 关火后盛出煮好的甜汤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健脾利湿,可改善脾虚肺热湿盛引起的心烦口干、夜卧不宁、水肿等症状。
内容简介
《名中医教你轻松降血压》是一本由王清海教授所撰写的教高血压患者养生保健的医学类畅销书。王清海系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研究与治疗40余年,擅长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胸闷胸痛、心慌心跳、咳嗽气喘、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水肿及各种疑难杂症。
本书以中医的证候为核心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证候,以临床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的语言分别讨论各种证候的特征和基本知识,详细介绍适合各证型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运动、针灸、穴位按摩保健等简便易行的方法,方便广大读者学习和分辨自身的证候类型,供读者在日常养生保健活动中参考应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编辑丨王晓娜
审发丨潘子扬、梁醒吾
来源丨羊城晚报出版社